第18章(2 / 2)
张导先是皱眉,然后满目迷茫,“就这?”
唐执:“......不然呢?”
张导摸了摸下巴,自言自语地嘟囔:“难道戴的是假货?又或者是我看错了?”
宋予潮手腕上的那只机械腕表的设计感他有点熟悉,三年前他有幸混入一个高端的导演局当绿叶。
当时一位炙手可热的商业片大导演在大谈特谈他去欧洲拍一部大制作电影,为了让主角团队看起来很壕,于是打通关系向当地一位贵族借了不少饰物。
其中有一块设计独特的机械手表引起了张导的注意,无它,设计感直击灵魂的贵气。据那个大导演说,其实在大众广为熟知的高奢之上,还有一批小众的、只供给某个圈子使用的顶奢,只此一件,没有重复的。比如那块机械表,好像就要大七位数,而且光有钱还不一定能买到。
唐执瞅了张导一眼,没明白他在自言自语什麽,于是继续看剧本。
等人差不多到齐后,张导再次拿起了他的大喇叭:“车还有十五分钟到,都检查下有没有漏东西,这一走估计后面就不会再回来了。”
“好。”
“早就收拾好喽!”
导演和主演们一辆车,场务一辆车,另外一些杂七杂八的道具又放一辆车,一共三辆大巴。坐了两个半小时后,车辆终于抵达港海附属大学。
说起港海附属大学,它和港海电影学院有点沾亲带故的关系。
它们的创始人是表亲,所以对外来取校园景的剧组特别宽容。
当然,该交的费用不能少交。
校园外景的拍摄就这样开始了,张导拿着他的专属喇叭:“校园外景咱们预计五天全部拍完,大家加把劲儿,快点搞,今天盒饭加鸡腿!”
《那年盛夏》是小网剧,全剧也就十八集,每集半个小时。拍摄时长就和当初李继说的一样,大概需要一个月。
一个月拍摄,一个月制作,这部剧两个月后就能播出了。
唐执坐着小马扎在看剧本。
朱青松的外景戏份并不重,不是在当背景板,给个远景镜头,只有三场戏有脸部的特写。
一天很快过去,等到第三天,要拍一段全体毕业照的戏,这场集体戏后,会用长镜头对朱青松的单人戏进行跟进。
张导来到唐执身旁:“唐执,待会儿那场戏难度有点大,因为朱青松没有台词,又必须表达出他心路历程的变化,你先酝酿下,找找感觉。”
张导也没想着一条就过,当代表声音的台词消失了,往往对演员其他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
唐执点头说好。
张导又叮嘱别人去了。
“学长,你现在变身亚历山大了吗?”宋予潮也坐着小马扎。
唐执目光还在剧本上,“当然有压力的,待会儿拍的是长镜头,要是最后我这部分没拍好,一切都得重来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