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李靖谋反(2 / 2)
唐俭一听,立时笑了,“闹了半天,原来是想邀功请赏啊。”
“什么邀功请赏。”侯君集不乐意道:“我等在战场上,舍生忘死,洒血杀敌,难道朝廷就不应该封赏奖励?”
“自然是应该。”唐俭点头说道,在家天下的时代,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对于民族与国家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立了功勋,受到奖赏,这是众人共同的认知,不觉得对抗外敌就可以例外。
“既然如此,为何……”侯君集迟疑说道:“也不怕将士寒心。”
“不是将士寒心,而是你有意见吧。”唐俭笑道。
的确,虽说侯君集,不把封赏放在眼中,可却不是完全不在乎封赏,毕竟这是对于自己功劳的肯定,少无所谓,但是不能没有。
“不只我有意见而已。”侯君集说道:“李公、任城王、道彦、薛家兄弟……”
“好了,不用数了。”唐俭摆手,轻笑道:“监军呈上功劳薄的时候,在政事堂上,我见过你们的名字了,不过……”
“不过什么?”侯君集皱眉道:“莫不是,有人从中作梗?”
“想到哪里去了。”唐俭摇头说道:“不过,当我们讨论到你们的功劳时,陛下决定,亲自给你们评定,以示恩宠。”
“原来如此。”侯君集恍然大悟,脸上惊喜jiā加,皇帝向来是以大方厚赏出名,由他亲自评功,封赏必定出人意料的丰厚。
“怎么样,高兴了吧。”唐俭笑道,心中却隐约浮现两分疑以天子雷厉风行的脾此事早应该解决,应该会在昨日庆功宴上,当众宣布,为何拖延到现在也没有动静。
“承陛下器重,心中自然欢喜。”侯君集笑道,伸手抓拿坛子,拨开封泥,醇香的气息立即扑面而来。
唐俭急了,连忙伸手夺回,怨声道:“这是我的……”
气。”侯君集嘀咕。
御书房中,书案之上,摆着一本折子,其上陈列出侯君集等人的名字,李世民提着朱笔,悬空在李靖名字的上面,迟迟没有落笔。
就如同唐俭所料,以李世民的脾早就拟定好几个立功将军的封赏,或是升官授勋,或是赐爵加食邑,唯独李靖名字之下,却是一片空白。
要说,这次西征吐谷浑,灭国之战,大胜而归,怎么封赏也不为过。然而,李世民却在犹豫,现在的李靖,已经是大将军了,又做过宰相,散官为特进开府仪同三司,勋官为十二转上柱国,因破突厥之功,被封为代国公,爵位也是到了顶,而且是加实封户的食邑,再进一步,岂不是要裂土封王?
当然,也不是赏无所赏,封无所封,可以增加食邑,追封先君,或者赐爵子孙,这是最常用的办法,光宗耀祖,恩荫子孙,正是大丈夫的追求,想来李靖也不会拒绝的。
可是,在几乎是朝野上下都在赞颂李靖的功劳的时候,李世民虽然是个宽宏大度的皇帝,心中也不禁有些酸溜溜的感觉。
上次,李靖击灭突厥之后,军功无人能企及,只是得了一个公爵封号,象征的头衔,与其功绩相比,似乎并不对等,后来,李世民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这样也未免会伤了功臣之心,所以升李靖为尚书右仆作为补偿,是为唐朝出将入相第一人。
现在,官封一品、出将入相的李靖,平定吐谷浑凯旋回朝,怎么封赏,才能够显得公平公正,却是成了李世民头痛的难题,心中愁肠百结,早知道,不应该让李靖率军西征的,可是除了李靖,朝中诸将,难堪大任啊。
李世民陷入了纠结之中,再次叹气起来,功高不赏,肯定不行,少赏,更加不可,赏罚不公,怎么能够服众,下次危战之时,就没有人拼命效死了,但是厚赏,那么以后李靖再立了大功,真是赏无可赏了。
捋着胡须,李世民眉目锁成了川字,说白了,作为臣子,功高震主,肯定不为人主所喜。
“陛下……”就在这时,书房之外,一个内匆步而来,伏跪外面,尖声求见。
李世民惊醒,搁下朱笔,合上折子,威严道:“进来。”
内急忙进来,行礼说道:“陛下,盐泽道行军总管高甑生,有密奏呈上。”
“密奏。”李世民眉头跳了下,沉稳道:“呈上来。”
内连忙上前,双手呈上密奏,李世民拿来,轻轻挥袖,内自然明白其意,再次行礼,悄无声息的退了下去。
官员上奏的方法,按照正常听程度,分为两种,一是皇帝临朝视事的时候,当场进奏,二是由下而上,一级一级的传递,有专的机构管理,呈送到皇帝手中。
自然,密奏却不在两者之中,可以通过特殊的渠道,直达天听,而且不用担心,自己所奏之事,会泄l出去,当然,有利自然有弊,不是什么事情,都能够通过密奏传递的,要是皇帝觉得,你所奏的事情,只是类似蒜皮,根本不值得一提的iǎ事,那么奏事的官员,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所以,轻易之间,很少会有官员,会选择呈送密奏的。
“高甑生,奉令夹击吐谷浑,未按期到达,贻误了军机,无赏……”李世民喃喃自语,动作却不慢,拆开了奏密,一目十行,过了片刻,如释重负……
次日,早朝,天子驾临,文武百官参谒,列席入坐,一众官员,敏锐的发现,御案之前,李世民表情略微有几分yīn沉,不怒自威。
果然,不等内宣布早朝开始,诸臣出奏议事之类的套话,李世民就冷声说道:“诸卿,昨日,朕收到一份密奏……”
李世民故意顿了顿,虎目含威,缓缓扫视百官,众人面面相觑,不约而同,感受到了无形的压力,不管心里有鬼没鬼,下意识的,纷纷低头避视。
自然,也有自觉上无愧于天地神明,下无愧于帝王百姓的直臣,心中坦然,目光清澈,与之对视,李世民没有理会他们,深深看了眼,低头垂视,眼睛微闭,如同坐禅安睡的李靖,口中说道:“盐泽道行军总管高甑生,与广州长史唐奉义,密告……代国公李靖谋反。”
一阵死寂,霎时之间,百官惊呼,宫殿哗然,李靖脸微变,睁开眼睛,轻步列班而出,伏跪殿前,诚惶诚恐说道:“陛下,此乃诬陷,臣绝无谋反之意,请陛下明察。”
李世民不动声环视百百,淡声道:“诸卿觉得如何?”
一时之间,宫殿却是安静下来,众人心思各异,要说李靖想谋反,很多人是不相信的,可是能在朝中为官,哪个人不是长了颗七窍玲珑心,此事,不在于李靖是否谋反,而是在于皇帝的心思怎样。
一些人目光闪烁,揣摩李世民的心意,也有一些人,敢于直言,毫不犹豫,起身奏道:“陛下,李将军忠心耿耿,平日言行举止,皆无谋反的迹象……请陛下彻查此事,还李将军清白。”
“臣附议。”
“臣也附议。”A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