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母被评论区教做人穿书 第39节(1 / 2)
……
和李庭兰比起来,雍和公主与胡蕊华其实更熟一些,这些年梁夫人入宫,都是由这位嫡长孙女服侍着的。雍和公主原也极喜欢胡蕊华大气雍容的性子,若不是胡家和晋王凑到了一起,她还会和胡蕊华继续交好下去。
这会儿看着面色苍白唇色发青的胡蕊华,雍和公主心里轻叹,“胡姐姐怕是积食了,若是路上经过医堂,不妨进去看看。”路上顺道儿悄悄看个病,比回府就延医被有心人传出来要强。
胡蕊华这会儿也确实是胃如火烧如鲠在喉,但她没心情再和雍和公主周旋,敷衍着应了一声,曲膝辞了就要转头往宫外走。
而一直像个看客似的卢珍早就不耐烦了,若不是看胡蕊华的样子着实可怜,她就抢在她前头告辞了,这会儿便不再和雍和公主废话,“公主殿下,臣女也不多留了。”
雍和本身就不怎么喜欢卢珍目中无人的作派,偏她还是郭太后亲自为秦王挑选的人,见她这么无礼,只冷哼一声,“来人,将卢姑娘妥帖的送到宫门那儿。”这么个王妃真的是委屈自己那个二皇兄了。
李庭兰记忆里就没有这么个人存在,想来她和秦王的婚事是不能成的。只是她那个父亲身份太特殊了,这让她不得不对卢珍关注一二,也想着努力与之交好。今天没寻到和卢珍搭话的机会,这让她有些遗憾。
雍和公主看着远去的胡蕊华,她还像平时那样步履款款,连头上的流苏钗都纹丝不动,但雍和公主还是觉得她的背影透着狼狈。她也忍不住叹了口气,“其实胡姑娘已经很难得了,”她那个三皇兄根本配不上胡蕊华。
李庭兰抿嘴微笑,“公主说的是,臣女在许府的时候,就曾听过胡姑娘的才名,”胡蕊华也不过是个十六岁的姑娘,她十六岁的时候,还被别人耍的团团转呢。
雍和公主深深的看了李庭兰一眼,李庭兰给她的印象和她平时见到的清流世家的女儿们没什么不同,安静沉稳谨言慎行的。若不是她有个当次辅的祖父,雍和公主绝不会像现在这样刻意和她结交。但现在看着李庭兰黑白分明的眼睛,雍和公主突然有一种所有心思算度都被人看透的感觉,她不由心中一凛,强笑道,“哈,这样啊,胡姑娘确实是京中闺秀的典范。便是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也时常夸赞她呢。”
她目光幽幽望向殿角那缕薄云,“只是皇恩似云,并不是总落在一处罢了。”当初的胡家也曾是方皇后拉拢的对象,只是在胡家明确倒向晋王之后,胡蕊华才成了方皇后的眼中钉。
皇恩是什么李庭兰不关心,她祖父并不是靠皇恩立足朝堂的,她也没从这些皇族人中看到所谓的“恩义”,她并不想和雍和公主再继续聊下去,只装作没听懂的样子,再次一福,告辞出宫。
……
“姑娘,我家姑娘请您过去说几句话,”李庭兰甫一出宫门,一个青衣丫鬟便抢在枇杷几个前头迎了过来。
枇杷不悦的将那丫鬟挤到一边,冷着脸道,“你是哪家出来的,连个规矩都不懂?”
那青衣丫鬟已经红了脸,她家的马车就停在不远处,刚才自家姑娘出来的时候这些人也看到了,怎么会不知道自己是哪家的?但未报家门也确实是她失礼了,她咬了咬嘴唇福了一福才道,“李姑娘,奴婢是胡祭酒府上的,我家姑娘想请姑娘移步说几句话。”
李庭兰对胡蕊华的好印象在今天已经荡然无存了,这一趟她也累了,懒得再和胡蕊华虚与委蛇,“你去和你家姑娘说,我有些累了,今天就不过去了,改日一定登门致歉。”至于改日是哪一日,那就不知道了。
青衣丫鬟没想到李庭兰会这么直接拒绝她,要知道整个京城只有想和自家姑娘交好的,“李姑娘,我家姑娘在马车上等您半天了。”
她等着她就得去?李庭兰挑眉,“是吗?那就请你家姑娘不必等了。”
说罢扶着枇杷的手,直接往自己那辆翠帷八宝车前走,“咱们快回去吧,二婶儿还在家里等着呢。”
胡蕊华就坐在马车里,看着李庭兰登车而去,气的一掌拍在窗棂上,“真是得志便猖狂!”她这是真觉得自己是板上钉钉的晋王妃了?
“咱们走!”等青衣丫鬟一回来,胡蕊华不待她回话,便扬声吩咐。她的祖父只是祭酒,李庭兰的祖父却是次辅,她确实不如她背景显赫,这口气她不忍也得忍了。但她不能在李庭兰跟前低一辈子头。
……
楚琙站在不远处默默的看完了全过程,等李庭兰和胡蕊华的马车都走了,才随着小太监往慈宁宫去。
“来时你可遇卢姑娘了?”
郭太后年纪大了,午睡也就是小憩一会儿,见楚琙进来,挥手让他免礼。
楚琙随意在郭太后身边坐了,点头道,“不曾。”他是真没瞧见卢珍,也幸亏没遇到,楚琙实在不想和卢珍有什么交集。
郭太后已经听宫人报说卢珍一出慈宁宫就跑了的消息,心里对卢珍的行为也有些不满意,但她是自己为孙子挑的最有助益的人选了,规矩上差些也只是小节。但她算着楚琙入宫的时间,以为两人能碰上且说了阵子话呢,没想到竟然岔开了,“那李家和胡家两位姑娘呢?”
“在宫门处遇到了她们,我等她们走了才进来的。”
“你觉得她们两个怎么样?可堪做你的弟妇?”郭太后心情不错的和孙子说着八卦。
楚琙无奈的摇头,“皇祖母,她们都是未出阁的姑娘,我怎好随意评说?”
郭太后却不肯放过他,“这里都是自己人,你说了谁还会传出去不成?那我问你,她们比卢姑娘如何?”
楚琙更无奈了,不论是李胡两位,还是卢珍,他都没多少印象,“皇祖母何苦为难孙儿?”
青柳姑姑被楚琙的窘态逗笑了,“娘娘其实最想问的是殿下觉得卢姑娘怎么样?她可是娘娘特意为殿下选的。”
楚琙对卢珍半点兴趣也无,确切的说,他一点儿成亲的想法都没有,“孙儿并不想这个时候成婚。”
郭太后却直接换了个话题,“你见到建宁侯了吗?”
楚琙摇头,朝中有规定,皇子不能结交大臣,何况他对这个建宁侯实在无感,“祖母,即便是孙儿要成亲,建宁侯府也不是一个好选择。”
郭太后目光微沉,一眼瞟过去,青柳姑姑便安静的退了下去,顺手掩上了内殿的门,“以前你并没有和我说过这些。”
以前他也不知道郭太后要将卢珍塞给他的心意这么坚定,“建宁侯在蓟辽确实立了不少战功,但他的所谓战功里藏了太多大晋百姓的血泪。”
大晋立朝百余年,后三十年两代皇帝倦政,朝臣忙于内斗积弊日深。而这些深宫中的郭太后是看不到的,“建宁侯统兵十万,可户部每年只能发放一半军饷,而这一半军饷到蓟辽时,连三分之一都剩不下了,这还是建宁侯乃皇上心腹的缘故。”
别的地方的驻军,连三分之一都不会给,到军士手中就更是了了无几。
郭太后揉揉额头,她对外头的事并不是一无所知,这也是她觉得楚琙比另两个孙子要强的原因,起码楚琙这些年一直在民间,“你的意思是他瞒着皇帝做了许多不法事?”
“这些年不但边关鞑子时常来犯,便是蓟辽两地许多地方,也时不时会有小股反贼,”楚琙目光里俱是冷意,“他每平叛一次,当地的百姓就会惨遭劫掠,他用他们的家产养兵,用他们的人头报战功。”
劫掠百姓,杀良冒功!郭太后倒抽一口冷气,“这是真的?”
应该是真的,她的孙儿不会骗她,“你朱先生呢?”问罢她又轻声道,“如今他便是想管,也管不了了。”
“广东福建那边其实也不比蓟辽好到哪儿去,广东水师里,许多人杀敌并不比孙儿少,如今却连个把总都不是,”他不被人贪功,也是因着广东海道副使是郭太后的人罢了。
更可怕的是,当年先帝下令禁海,是因为不耐海上倭寇不停袭扰,可是禁海之后呢,小民不能下海捕渔,可世家大族的走私船却猖獗起来,甚至还出现了官匪勾结的情况。
沉吟片刻,郭太后抬头,目光再次坚定起来,“所以你才要坐上那个位置,只有你才能改变这一切!”
楚琙却没有这样的雄心壮志,这些年在外头听的太多,见的太多,他觉得这个王朝早就从根子里烂了,即便再奋力挣扎,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并不能够真的救黎民于水火之中,反而叫那些附在百姓身上的国蠹们再苟活些年,倒不如一把火将这一切彻底烧毁,再建一个新世界。
“建宁侯圣眷深厚,不是你能扳得动的,而且他做的恶和珍儿没有关系,”郭太太示意他不要打断自己的话,她半靠在椅子里,声音轻浅,“像他那样的人,咱们便是用了,也不必抱什么歉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