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华 第369节(1 / 2)

加入书签

据我所知,李渊和徐卫情同手足,可是东宫大火前后,李家可是不曾出过什么力气。”

李密自然也知道徐卫的名头以及徐李两家的交情,只不过他乃是杨素的门客,当日的心思也不在此,对于东宫大火之事所知不多,此时听徐世勣说起,心中颇有些悔意。

早知如此,当日就多从杨素嘴里扫听些东宫旧事,如今便不至于无所适从。

不过……似乎自己也不是没办法可想?

瓦岗收服骁果之后,其财货军资自然尽归瓦岗所有,除了这些表面上的财富之外,其实还有一桩大富贵,大多数人未曾注意。

这便是被与文化及留用的前隋文武。

江都之乱杀戮虽重,却也不至于把那些文武斩尽杀绝。

那些侥幸得生的大臣,基本都选择了归附宇文化及,随后又为李密所获。

他们既能降许,自然也可以归魏。

而对于李密来说,这些知道如何牧守天下的前隋官员,其价值远在那些金珠财宝之上。

而在这些官员中,便有一位堪称人瑞级别的大人物。

以出身、资望以及对于大隋天下的影响来看,此人未必就输给李渊等武功勋贵。

只不过因为其并非关陇豪右出身,因此没能跻身门阀之列。

饶是如此,以他对于大隋的了解,当年徐卫之死的真相肯定能有所了解。

李密当然不是想要为徐乐查清这桩旧事,甚至自己也不想真的去了解那些。

论及兵法手段,自己肯定远不如徐世勣。

可是要论到把握人心设计用谋,即便是徐世勣这位瓦岗诸葛,和自己比起来怕是也要逊色三分。

对于自己来说,当年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位人瑞可能知道这些,而李渊也多半知道这一点。

只要自己利用这位降臣做点手脚,便能让李渊、徐乐君臣之间的嫌隙变得更大,这也是自己最为擅长的策略:因势利导顺水推舟。

不过这种只不过是权谋诈术,虽然可以奏效,但是在沙场上,这种办法也只是辅助,最后要想取胜,还是得一刀一枪去搏杀才行。

这就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只能看徐世勣的本事了。

第八百三十八章 草莽(四十三)

“王世充所部死伤甚重,其江淮旧部所余不多,不过这并不代表王世充无兵可用。

毕竟洛阳城中还有大量青壮,而且他拥立皇泰主,亦可得大隋旧部拥戴。

江淮之地,尚有大隋的旧部鹰扬,亦有甘愿为大隋效力的豪杰勇士。

是以只要给他以喘息之机,还是可以招募士卒重整军伍。

李建成会对洛阳见死不救,王世充自己则没有退路可言,唯有拼死力战而已。

是以只要我军将大军相攻,王世充必然舍死力战。

到时候便依旧是我们与数万步兵以及玄甲精骑的厮杀。”

李密道:“王世充的手段孤已然见过,纵然有十万兵孤也不惧。

何况他新募兵马未经操练不习战阵,人数再多也是乌合之众十不能当一,怕他怎的?”

“陛下不可轻敌。

诚然,王世充用兵手段不算高明,但是其昔日纵横江淮多有斩获,也并非不知兵。

再说沙场之上,胜负往往悬于一线,轻敌者必败。

我军今日能胜,固是陛下用兵有方,亦是上天护佑。

切不可因此,就小看了王世充手段。

况且困兽之斗最是剽悍,就算能胜,也难免两败俱伤。

我瓦岗部众皆是手足,岂能随便丢弃性命?

再者说来,我们的对手乃是整个天下,并不是只有一个王世充。

李建成六万大军虎踞潼关,我们灭了徐乐,他便要领兵前来。

若是我们与王世充拼个两败俱伤,又有多少余力来对付李建成?”

说到这里,徐世勣稍微缓了缓,声音不自觉地压低了几分:“那些骁果军操演未熟,还不足以交托重任。

此时情形一如饲虎,他日训练有成,自可成为臂助。

如今则还是要谨慎为好。”

徐世勣话里得意思,李密自然是听得懂的,其实他点出的,也是当下瓦岗军面临的一大难题。

以蛇吞象固然是一笔横财的买卖,但是如何把这头象消化干净而不是被撑破肚皮,就是一桩令人头疼的难事。

那些骁果军在瓦岗过的什么日子,李密自然知道,也知道这样其实不是个办法,但是又不可能为骁果军说话。

毕竟那些人都是俘虏,之前交战的时候,还杀伤过不少瓦岗军将。

不管是按照绿林规矩还是疆场的手段,把他们斩尽杀绝也没什么错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