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华 第488节(2 / 2)

加入书签

为了以防万一,只好采用最简单粗暴的手段,禁止所有骑兵上山。

这样一来倒是可以保证士兵难以逃窜,但是对于信息的遮护也就谈不到。

也不光是北邙山如此,从邙山到金墉城沿途,瓦岗军的斥候警戒程度都很一般。

由于只有少量内军轻骑维持对附近区域的警戒哨探,其侦察半径非常有限。

这些轻骑人数少而且胆子似乎也不大,并不敢走得太远,既不能遮蔽信息也没法对远方的情况有所了解。

因此徐乐在此观阵,倒也不怕被人打扰。

徐乐也得承认,李密这次算是难得做了一件聪明事。

如果他真的像以前那样散出大队轻骑试图封锁信息,自己就让他知道知道,什么叫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想当初天下纷争的时候,自家祖上单骑窥阵,一次杀对方数员大将携首级而还,这种事情做了不止一件。

这份本事自己学的分毫不差,那些零星斥候不成队形的和自己碰上,该考虑的不是怎么遮护信息,只能是怎么逃跑。

用不了半天时间,就能把他们外放斥候杀戮干净。

现在这种手段,倒是让瓦岗军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

整个大阵在徐乐面前展开呈现直到完成,整个过程徐乐一动未动,并没有采取任何动作。

直到眼看着这座规模空前庞大的军阵彻底完成,才露出一丝冷笑,随后圈转马头向山下疾驰而去!山下,一片空地处,玄甲兵马已经列阵完毕。

全部士兵以二十人为一排排开,第一排为军中主要战将,后面则是职权略小的军将以及普通士卒。

全部将兵阵型严整神情严肃,一副临阵备战的样子。

不过战马没有备铠,人不曾着甲,还不是军队的最终形态。

这也不奇怪,毕竟大战在即,不管人力还是马力,都是能省则省。

一旦打起来,就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是个头。

人和坐骑的气力都是有限的,真到了生死关头,可能就是那一口气,就决定了胜负生死的逆转。

韩约、宋宝这些人自然在队伍最前面,就连薛家四兄弟也在。

他们虽然不知道玄甲骑的墙阵是怎么个变化,但是好歹是一流的武将,基本战术素养在那里不需要从头练习。

只要有人带着他们,或者给几个基础命令,他们就能做出对应动作,不会出大的纰漏。

这种战阵真打起来,也不会有太多变化的机会,所以会这些也就足够了。

只不过作为玄甲军将的步离、李君羡却不在队伍中。

两人早在今天出阵之前就已经离开不知去向,不问可知必然承担着某项秘密使命。

军中机密为三军生死所系,但凡是吃行伍饭的都明白这种事绝不可过问否则性命难保的道理,是以也没人敢在这件事上好奇,全都当作无事发生。

眼看徐乐下山疾驰而至,韩约等人神色为之一振,都等待徐乐下达最后的指令。

到了这一步就算是心思最多的宋宝,都不会再有什么多余的疑问。

事实上到了这时候,就是大家手下见高低,说什么都没用。

不管主将命令是对是错,下面的将兵都只能去完成,谁再多问就是质疑自家主将权威,不管平素交情如何这时候也都是死路一条!眼下不管徐乐命令大家做什么,他们都只能按令而行。

徐乐朝众人看了一眼,随后一声大喝:“下马!披挂!”

众人闻言并不怠慢,全都从马上跳下,开始给自己的脚力披马铠铺毡毯。

给马安装好具装,接下来便轮到人。

徐乐还是和以往一样,下马端坐,由韩约和小六两兄弟帮助自己完成披挂。

等到那身甲胄披挂整齐再次起身的刹那,那股剽悍杀气便已然弥漫在整个山谷之中。

李密的布置很厉害,李密的布置也有很大破绽。

自己从来不是一个蛮勇之人,更不是只知道闷头冲锋,不懂得审时度势考虑全局。

若果真如此,祖父教授的那些兵法,岂不是白费了?

自己当然看得出来,李密这种布局存在着巨大破绽。

斥候太少消息隔绝,导致瓦岗军无法及时掌握自己的动向,等于把主动权让出。

大军集结于北邙,金墉城守备空虚。

而那里恰好是瓦岗大军辎重给养乃至所抄掠的财货所在,虽然瓦岗军整体财货有限,可是那笔数目本身也自可观足以牵动人心。

如果放着大阵不打,直接偷袭金墉城,必然会让瓦岗军进退失据军心涣散。

面对一个如此完备的步兵阵,直接撞过去不啻于以卵击石,乃是兵家所不取。

若是自己这一战真的败了,后世肯定有无数书生会持这种见解。

甚至会认为自己如同宋襄公一般妇人之仁,理应在瓦岗军列阵未完之时发动攻击。

然则明知如此,自己也不会改变主意投机取巧!更不会放弃对李密那座六合城的攻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