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荆江未来在何方(1 / 2)
春节越来越临近了。
荆江市委市政府所有领导都外出,天天走访基层,给基层困难群众、鳏寡老人、下岗职工拜年,了解春节期间各种物资保障和资源保障情况。
慰问奋战在一线的各部门一线人员,陈京还需要慰问部队指战员,武警部队,还有公安干警。
陈书记的每一天日程都排得很满,他几乎就是马不停蹄。
全市十个区县,他最多的一天走过五个地方,市电视台和市日报的随行记者都吃不消,大家也终于见识到这个年轻书记工作起来不要命的拼劲儿。
每一天市新闻联播,有一多半都在播报陈书记的出行和视察。
陈京选择在这个时候走下去,而且一天走这么多地方,连续一个多星期马不停蹄。
他就是要牢牢把握现在的机会,他必须把荆江各方面情况摸得再熟悉一些,对情况了解更详尽一些。
这次陈京来说,是个心情沉重的旅程。
荆江基层困难的程度,超出了他的预想。
本来陈京来自澧河,对老百姓的生活还是相当了解的。
但是他万万没想到,离省城近在咫尺的荆江市,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竟然还比不上德高那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
仔细分析原因,其实也容易理解,德高那个地方虽然偏远,但是每个区县基本都有支柱产业。而且德高城市规模比荆江要小得多,国企也没有荆江多。
荆江国企改革伤了元气。大量的企业职工下岗,给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政府没能正确引导下岗职工再就业,过去多年解决就业主要靠政府投资,这样的结果就是下岗职工长期找不到再就业的路子。
有的一家夫妻双双下岗,孩子还在上学,可想而知这样的家庭生活之困难。
陈京这一次主要考察的对象就是下岗职工家庭。
他这不了解不要紧,一了解心情就轻松不了。
他走访了有一个五口之家,两位老人双双生活不能自理,夫妻两人双双下岗,妻子因为以前在化工厂工作。得了肺病。现在没办法找到补偿。还有个女儿上高中,一家人的生活就靠男人在外面做临工。
全家一年的收入只有五六千块钱,这样的收入条件,供孩子上学以后。基本可以说是让这家人吃大米都难。
一家人吃菜主要靠棚户房后面有一块小菜园。也就二十多个平米的园子。以前后面是一家工厂,工厂倒闭后这一块地暂时没用,就被下岗职工开辟种菜。他们这一家在里面圈了一块。
这么小的园子。冬季就只有萝卜和白菜两种,家里烧菜基本不用油,就用白水煮了吃。
米饭都是糙米,有时候在园子里种了红薯,就红薯做米饭,一家五口人,五个红薯就是一顿饭。
一家五口,有四个人两年没买一件新衣服,家里连扫帚都舍不得花钱买,都是老头子到郊区拾高粱穗,然后自己扎成一把,就充当扫帚。
居住环境更是不堪,因为要种菜,一家人大小便都用一个大桶乘着,就放在两老床后面,用一截破帐子围着,人还没进屋子,就能嗅到厕所的气味,实在是让人难以忍受。
陈京走访这一家,也是他临时改变的路子,还没等下面的干部搞明白,他就钻了进来。
本来这一次陈京下来慰问,每个困难家庭一块肉,一条鱼,然后一床棉被。
陈京到了这一家,实在是心里受不了,他身上只带一千多块钱,全部掏出来给了家里的老人。
随行的望月区区委书记郝林机敏得很,也掏出五百块,这样陈京心中才稍微好受一些。
临走的时候,老头握着陈京的手,老泪纵横,连称感谢,说陈京是个好书记,党的政策好,没把他们忘记。
陈京从这家离去后,心中实在是不舒坦,他当即把几个随行记者叫过来狠狠的训了一通。
这样的家庭,这样的老人,当着他的面说党的政策后,说陈京是个好书记,这还是新闻吗?这是打给荆江市委书记最响亮的耳光,这不是新闻,是丑闻。这帮年轻记者还一个劲儿的记录,一个劲儿的拍摄,他们不嫌丢人,陈京还嫌丢人!
后来陈京又搞了几次突然袭击,虽然没有遇到像这一家如此困难的家庭,但是情况也好不了多少。
陈京在几个区接见区委班子的时候,都为此大为光火,他甚至说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话,荆江局面如此,陈京只觉得自己所有的志得意满被顷刻间击溃了。
他当天下午返回楚江,在楚江边上让老何停车,他独自望着东去的滔滔江水,久久不语。
如果是几年以前,他肯定会冲着这广袤的江面大嚎几声,一发泄内心的沉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