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华 第370节(1 / 2)

加入书签

就如同我们当日对付骁果军一样,断绝其粮草撩拨其火性,等到他们火撞顶梁,也就没人能约束的住。

到时候再把他们引入埋伏,一战便可大获全胜。”

徐世勣此刻所说的战术,和瓦岗打败与文化及的战术差不多,基本就是原样画葫芦。

李密也知道如今洛阳城军粮紧缺,徐乐就算背靠城池,粮草也很是紧张。

再说王世充自己也有兵马,主客争粮往往也是内讧的重要诱因,以此推论要想用之前的战术击败徐乐,似乎也不是太困难的事。

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诱杀这么一支人马比诱杀骁果军难多了。

骁果军兵多而人心不齐,即便是主将也没法做到令行禁止,最后只能被裹挟着进入埋伏圈。

玄甲兵马少便于指挥,又都是骑兵来去自如。

如果自己以大队人马设伏,对方发现情况不对就能立刻撤兵,所有的谋划都失去意义。

如果埋伏的人马太少,又如何能尽数歼灭这支铁军?

再说,这个计划里也存在太多变数,如果徐乐能够约束部众不追,又或者他们得到了粮草补充,那么整个计划都落入空处。

徐世勣看出李密所想,沉声道:“破玄甲不比破骁果,肯定要花一笔大本钱。

以徐乐用兵之能,于洛阳四周地势必了然于胸,想要寻一处绝地埋伏怕是不能。

要想得胜只能以精骑埋伏,到时候四面八方铁骑围攻,让他无处逃遁只能与我们死战。

而我瓦岗军中能和玄甲骑死战得兵马,便只有……内军!”

其实早在徐世勣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李密就已经有了觉悟。

但是当徐世勣亲口说出这两个字的时候,心头还是为之一颤!只有精骑才能对抗精骑,要想把玄甲骑咬住,让他无法全身而退,还要能承受巨大伤亡,以人头换人头的方式,把对方活生生堆死。

这种打法听上去容易,实际上能完成的部队没有多少。

毕竟对方死人的同时,你自己也在死人,而且死的肯定比对方更多。

寻常军伍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被杀得魂飞魄散,没能完成军令,反倒是先行溃散。

尤其这些绿林人,就更是如此。

唯一有这个本事和玄甲骑别别苗头,还能维持到最后的,就只有内军了。

可是到底要搭上多少内军,才有把握兑掉这支玄甲?

一千、两千……又或者是……全部?

第八百三十九章 草莽(四十四)

“不破不立!主公见识过人,自然知道这其中的道理。

这八千内军本就是从无到有一手打造出来,他日再行编练也就是了。

我们编练内军之时,手中不过是绿林草寇再不就是流民。

如今麾下有那许多骁果军,兵源远胜当初。

再说只要破了洛阳再克潼关,四海豪杰必然纷纷来投,重建内军自然更加容易。

据某所知,徐乐自徐家闾起兵时,不过是些许庄客杂胡,兵不满千衣甲不完。

如今坐拥万骑名动天下,成了李家第一精锐。

主公雄才大略胜他十倍,又怎会吝惜这点人马?”

徐世勣这话虽然说得慷慨激昂,但是言语背后所藏的深意,却是让李密听得心惊胆战。

听徐世勣话里话外的意思,要想诛灭徐乐和他的部众,完全可能要拼光自己手上最为精锐的内军人马。

之前虽然李密也表达过类似的态度,可那就是一句振奋人心之语,以显示自己不惧怕徐乐神威,决心放手一搏的信念。

其态度远大于实际,并不是说真的要牺牲手下这支嫡系部队。

再说从李密内心深处,也不认为玄甲骑有如此战力,能够以千骑拼掉自己的八千精锐。

当日杨玄感兵败李密只身逃亡,赤手空拳投奔瓦岗,靠着自己的才智为瓦岗军出谋划策规划前途,逐渐得到了军中一部分有识之士的认可。

除了少数混吃等死当和尚撞钟的无脑匹夫之外,大多数聪明人还是看得出来,李密比翟让更适合做一军主帅,也更容易给自己带来前途。

不过绿林军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在这种地方,拳头往往还是比头脑更有用。

李密自己的武艺不高,让他去和那些头目比武斗力纯粹自寻死路。

他能够稳定局面令行禁止,固然是有翟让的全力支持,也和内军密切相关。

可以说这支内军是他的心血所在,也是他赖以在瓦岗立足最终取代翟让的根基。

从杨玄感之败李密就能看出来,乱世之中一支骨干精兵是何等重要。

别看平时兵山将海,可是到了危难之时这些部队又有多少肯听从自己军令行事,谁又能说得准?

要想在乱世中杀出一片天地,就必须有一支如臂使指完全服从命令的武装才行。

是以李密在内军身上倾注了全部心血,又有徐世勣一手操练,领兵诸将更是天下顶尖的雄杰。

在李密心中始终认为,自己的内军足以颉颃当世任何一支精锐之师,哪怕见过玄甲骑的威风之后,他还是认为自己的内军未必就输给玄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